涪陵榨菜,因涪陵而得名,而涪陵,因榨菜而名扬天下。1898年,当地人将青菜头腌制后脱盐、脱水,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“榨菜”历经百年沧桑,它不仅发展为百亿元的产业,也与欧洲酸黄瓜、德国甜酸甘兰并誉为“世界三大名腌菜”它不仅是名副其实的“国民下饭菜”而且已经走向了国际市场。
涪陵榨菜在全国榨菜产销量中占50%,出口量占全国的70%。一棵小小青菜头,怎么样做出这么大的一个产业?
一棵榨菜,带动 16 万户农民致富
△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
北纬30度,长江和乌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,孕育出榨菜的绝佳原料。每年在收完上一季的玉米和南瓜之后,秋天白露前后便开始播种,寒露移栽,由冬至开始到来年雨水,从高海拔的山区到江岸边的平坝,依次进入青菜头的成熟季,涪陵田间的冬天由此也有了与别处不同的葱郁,既便是在陡峭的喀斯特地貌山区,石头缝里都是勃勃生机。
在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回龙村,当地人把收青菜头叫做收砍,手起刀落间,青菜头被切掉了根部和叶子,只留下膨大的茎部,这个行云流水的过程,无异于涪陵乡间一门祖传的手艺。
青菜头越早上市越能卖出好价格,但绝大多数乡亲并不急于收砍自家的菜地,真正的收砍高峰期,将会出现在春节前后。那时每个青菜头份量更足,虽然价格会有所下滑,但是庄户人都有最精明的小算盘,只要品质过硬,都会有保护价兜底。
800元一吨,这个价格早在播种的时候,农户、合作社和企业三方签下的收购合同时里就定下了。这是当地摸索出的“一个保护价、两份保证金”的利益联接新机制。
两份保证金,一份是由合作社交给榨菜企业。青菜头不合格不够量,企业可以扣合作社的钱,但同时企业保证合作社有15%的毛利率。另一份保证金则是菜农交给合作社,每吨30元。一旦把青菜头按质按量交到合作社,保证金马上退。
现在村里的榨菜专业合作社一共有131户普通村民和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,在合作社成立的这一年里,因为有了保护价,光是靠卖青菜头,户均增收5000到7000元。
涪陵曾经是重庆市的贫困区县,在2015年脱贫摘帽,这让在外打拼多年的王波看到希望。2019年,涪陵区制定了第一批脱贫攻坚项目资金计划,在全区补助100个榨菜专业合作社,王波抓住了这个机会,选择了回乡创业。
新鲜的青菜头,肉质肥厚、口感嫩脆,而烹制之后的滋味,正是清苦回甘,大火爆炒,也可以配上自家腌制的腊肉,或炒或炖,和腊制品的厚重滋味相得益彰,这是这片水土对坚韧勤劳的乡民们最直接最熨贴的抚慰。
清洗、剥皮看筋、穿串、风干,再反复地腌制、压榨,这些都需要在合作社由人工完成,待到火候成熟,再送往加工企业。
这样的手到擒来,在村民的眼中以前都是不值钱的技能,但是自从加入合作社,这些都成了能变现的活儿,为合作社打工,一天就能有150到200元的收入。
除了打工,还有分红。村里人均收入从去年的13500元增加到了今年的14700元。涪陵,这个曾经的贫困区县,在2014年时,农村人均收入不足10000元,到2020年这个数据接近18000元。光是青菜头种植、加工分别带动16万农户、近2000户加工户、37家榨菜企业以及常年7万余人增收致富。
一棵棵青菜头,绿了涪陵的冬天,也富了涪陵的乡村。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,撸起袖子加油干,地里丰产了。而要保证增收,根子上还需要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。
卖榨菜也能当网红
晒榨菜也能成为网红打卡地
△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
风干青菜头的传统工艺在当地被叫做风脱水。初冬至来年雨水,涪陵地区多阴而少雨,正适合于青菜头的晾晒。村民们就地取材,以木材为檩,以竹篾为绳,竖起这一座座风干架,待到收砍季到来,一串串菜头挂上,在习习江风的吹拂间,田间地头的绿色也从平面变得立体起来。
位于涪陵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农业科技园核心区的二渡村,发展榨菜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,村里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。2019年10月,这里又成为重庆市20个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之一,村支书潘晓江盘算着,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榨菜这篇文章做得更大。
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村支书潘晓江
从小吃着婆婆做的榨菜长大的彭荣贵,迷恋榨菜的美味,也深知做榨菜的劳苦。但是在船上做了多年水手的他决定返乡创业的时候,还是选择了手工制作榨菜,并注册了“彭婆婆”商标。
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店,最有特色的项目,就是现场拌制手工榨菜。从配料到搅拌,彭荣贵都是一把好手。
从冻库里取出的青菜片已经经过前期的清洗剥皮和三腌三榨,送到店里,加入调料之后手工搅拌七八分钟,要做到每块菜片都均匀沾料,火候正好,考验的不仅是手法,还有体力。
做为80后年轻人,彭荣贵深谙网络营销之道,微店、拼多多、抖音,各种渠道都玩得转,一个榨菜制作的在网上的播放量少则上万,多的能有八十多万。店里稍有闲暇,他就会自己直播带货。
2020年,彭荣贵的榨菜额超过了100万元,其中网上的份额超过了35%。凭借最新潮的互联网玩法,最传统的手工榨菜从这个局促的空间,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今天的涪陵,一边是传统手工榨菜逐渐回归,一边是最前沿的工艺不断突破。2019年7月国内首个榨菜智能化生产车间在涪陵榨菜集团投产,几乎空无一人的生产线实现了从青菜头淘洗、拌料到成品包装等榨菜生产流程的全线智能化。
2002年,涪陵榨菜集团通过国际招标,与国外设备专家历时2年共同研发出国内首条榨菜自动化生产线,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,实现生产智能化、产品低盐化,一包包小小的榨菜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榨菜生产经营集团。
半小时观察:小小青菜头 藏着财富 载着乡愁
小小一棵青菜头,载着产业载着乡愁,载着创新也载着奋斗。党的十九大提出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,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,榨菜这一传统产业也在融入新理念、发展新工艺,不断与时俱进。
我们相信在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大有可为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青菜头
青菜头又称青菜头疙瘩,是一种腌制成的咸菜。因腌制后的青菜头咸脆可口,成为人们饭桌上的常用佳味菜肴。主要用于配菜炒来吃,或煮成汤,也可做饺子、馄饨等面食的馅料。另外青菜头加茴香砂、甘草肉、桂姜粉腌制后,便成榨菜,也很美味。将芥叶连茎腌制,便是我们常见到雪里蕻。
标签:说得这么玄乎,究竟是什么美食呀?我都快流口水了!好了,咱也不卖关子了,告诉你吧,它就是冬笋。冬笋是立冬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,又名生笋、竹萌,素有“金衣白玉、蔬中一绝”的美称。不同于春笋...
2021-01-12 阅读全文>>早餐吃腻了面包、油条,不妨试试今天的这款生煎鱼香包,这款包子用了猪肉和冬笋做馅儿,冬笋气味清香,可以增进食欲,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纤维素、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;含有的纤维素,可以促进肠道蠕动,助消化,...
2021-01-26 阅读全文>>临近春节,一年味 美食奔赴餐桌吃得美味,更要吃得放心佛山严守农产品“安全质量关 ”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守护市民们“舌尖上的年味安全 ”多举措守好农产品“安全关”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屠宰车间…开展抽样检...
2021-01-20 阅读全文>>小时候的春节,丰盛的年夜饭、寓意吉祥的春联、吃不完的零食,浓浓的年味总是充斥年末岁首的每一处。可长大后,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,年味似乎也越来越淡了...可这几天,一向对过年没有新鲜感的3岁半的儿子突然跑...
2021-02-12 阅读全文>>这道菜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,是很熟悉的。五花肉、土豆、豆角,炖上一大锅,再一人来俩馒头。土豆和豆角都比较适合久炖,这道菜用五花肉做出来最香,就跟着菜菜一起来看看吧。土豆豆角炖五花肉猪五花肉/土豆/豆...
2021-02-20 阅读全文>>写在前面不知不觉,我成为一个不知名非专业的美食博主,已经快两年了。说起来这些年,辛苦是真的,被治愈也是真的。繁忙的工作之余,常需要泡在厨房中研究和拍摄食谱,小小的厨房也被塞的满满当当。而餐具和锅物,对...
2021-02-23 阅读全文>>“吕大妈,给我留点发面,我这周回去做馍馍。你做的啥?···”老妈在电话这头乐哈哈地跟村里的大娘说着做馍馍的事。 记忆中,每到春节,讨论最多的就是做馍馍,从和面、发面,揉面,烧洞,还有炸的,好几个人要忙...
2021-01-22 阅读全文>>民以食为天。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人间,可以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。当然,做饭是一种艺术,也是一种美好生活的态度。会做饭的人,总是自带一种柔和的光芒。辛苦一天回到家,zui享受的就是给自己做一顿饭菜,犒...
2021-01-27 阅读全文>>唯有爱,固若“金汤”重要的日子和重要的人过2 月11 日是除夕2 月12 日是春节2 月13 日是初二2 月14 日是情人节11.12.13.14=一心一意要爱一生一世冬日·暖阳·温泉您要的节日氛围这...
2021-02-09 阅读全文>>面粉用途Hand temerature面粉是烘焙最常用的原材料,蛋糕、面包、饼干都需要用到面粉,不同面粉在各种烘焙食品中的作用有些差别,做烘焙,你得了解一下这些关于面粉的知识。遇到做烘焙的小伙伴问的最...
2021-02-24 阅读全文>>